生地又称地黄。入药部位为地下根茎,在中医上具有润燥凉血、清热生津、止血的功效。现代医学分析具有有强心、利尿、镇静、降血糖、保肝脏的功用。其中在河南、山西有大量种植。
形态特征为玄参科多年生草本植物,株高20-40厘米,全株被灰白色柔毛及腺毛;块根肉质肥厚,呈块状,圆柱形或纺锤形,直径2.5-5.5厘米,桔黄色,有半月圆形节及芽痕。其生叶,丛生,叶片倒卵形或椭形,先端纯,基部渐窄,下延成长柄,边缘具不整齐钝齿,叶上面多皱,下面略呈紫色。花茎由叶丛中抽出,直立,总状花序,上方密生腺毛。花萼钟状,上部5裂。花冠宽阔筒状,稍弯曲,外面紫红色,里面常有黄色带紫色的条纹;花冠管稍弯曲,先端5浅裂,花冠略呈2唇形;雄蕊4,其中2强。着生于花冠的近基部处有雄蕊1枚,子房上位,2室,花柱单一,柱头膨大。蒴果卵形,先端尖,顶端有宿存花柱,外部被宿存的花萼所包。种粒细小多数,淡棕色。
一、生长习性。生地有“三喜”特性,即喜凉爽气候、喜阳光充足、喜黄墑,。但也有怕高温、怕阴雨连绵、怕水涝的“三怕”特性。对土壤要求不严,但以疏松肥沃、土地深厚的砂质壤土为佳。适宜生长温度19℃—30℃。忌连作。
二、整地和施肥。选地势高、排水好、土层深厚、疏松肥沃、富含有机质的田块,精耕细作。结合整地,施足基肥:每亩施土杂肥5000公斤、饼肥50公斤、含氮磷钾各15%的复合肥50公斤。并做80厘米的高畦。
三、播种。生地生产上用种茎繁殖。播种期有春播和夏播。春播在清明前后,夏播在芒种前后,以麦茬、油菜茬为主。播前,先将种茎截成5厘米长的小段作为种栽。用草木灰浸沾两头以防病菌侵染。稍晾后即可播种。每垄栽双行,呈三角形等距离栽植。株距30厘米。种栽深度3厘米。每亩播种量50公斤。
四、田间管理。生地齐苗后应注意中耕除草,若规模种植应于苗前采用药田除草剂进行土壤处理,可有效防除各种杂草。阴雨天气注意排水。摘去偏苗和花蕾,以防消耗养份。立秋前后,生地进入根茎彭大期,应追肥一次。每亩追肥尿素10公斤。磷酸二氢钾10公斤。总之,生地的田间管理应围绕“三喜”“三怕”的特性去管理。
五、病虫害的防治。斑枯病又称青卷病,7月中旬开始发病。特别是阴雨连绵天气聚晴后,低洼积水低发病多。发病后外叶开卷,但内叶仍青绿布满斑点。防止时可用1∶1∶50波尔多液,于发病初期防治。或用80%代森猛锌500—600倍液喷雾防治。枯萎病又称“干腐病”,由一种真菌引起。发病初期在叶面上出现水泽状褐斑,由外延叶逐渐向内心叶蔓延,叶柄腐烂,继而块根干腐,最后枯死。该病6—7月份发病严重。可于发病初期用50%多菌灵500倍液浇灌病区。害虫主要有红蜘蛛,可用克螨特杀灭。
六、收获与加工。春地黄于10月份采挖。夏地黄于11月份采挖。将挖出的鲜生地去净泥土烘干即可出售。熟地制作是将生地浸入黄酒,用火炖干黄酒后,再晒干即成熟地。亩产干品400公斤。